菲尔兹奖得主洛朗·拉福格教授访问我校并做客“大师论坛”
10月10日,世界著名数学家、菲尔兹奖得主洛朗·拉福格(Laurent Lafforgue)教授访问我校。校长常进院士亲切会见洛朗·拉福格教授,数学科学学院、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谈。
常进对洛朗·拉福格教授再次来访表示热烈欢迎。他指出,作为中法数学班教学委员会主任,洛朗·拉福格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前瞻性视野,为中法数学班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,这与中国科大强化基础科学研究、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高度契合。常进特别祝贺洛朗·拉福格教授荣获202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,表示该奖项既是对他个人贡献的认可,也是中法教育合作成果的重要体现。
访问期间,洛朗·拉福格教授应邀做客中国科大“大师论坛”,以《A Mathematician’s Journey with Grothendieck(追随格罗滕迪克的数学之旅)》为题,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,现场座无虚席。常进出席活动并为洛朗·拉福格教授颁发“大师论坛”纪念证书,报告会由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黄文教授主持。
在报告中,洛朗·拉福格教授深入阐释了格罗滕迪克的数学思想及其个人领悟。他指出,数学不仅是一门传承的文学,更是一种不断演进的语言,其精髓更多体现在概念的构建而非单纯的证明过程中。格罗滕迪克工作的核心特征之一,在于运用高度抽象的语言精准刻画数学对象。数学的艺术在于引入新概念与新“词汇”,从而拓展表达与认知的边界。同时,数学活动根植于语言,并以语言的发展为基础。格罗滕迪克另一重要贡献,在于将代数对象——“概形”——置于彼此关联的网络中加以研究,这与传统孤立研究数学对象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。他将数学比作一个“社会”,其中个体之间通过复杂的关系相互联结,而理解这些关系正是把握数学结构的关键。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洛朗·拉福格教授的学术路径,塑造了他颠覆性的思维方式。随后,他结合具体代数几何概念,进一步解读了格罗滕迪克的数学遗产。在互动环节,同学们围绕数学语言、数学哲学及学习方法踊跃提问,与洛朗·拉福格教授展开深入交流。
10月11日下午,Lafforgue教授与中法数学班学生进行座谈交流。座谈开始,洛朗·拉福格教授主动询问同学们的课程进度和学习兴趣,引入自身的成长故事和学习经历,强调语言学习在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关键作用,同学们围绕学习方式、兴趣培养、校园生活等具体问题与洛朗·拉福格教授积极进行交流互动。
洛朗·拉福格教授的此次访问,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科大与法国数学界的长期合作关系,为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(国际合作与交流部、数学科学学院)